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中国渔业报:"中国多宝鱼之父"雷霁霖院士呼吁

中国渔业政务网


中国渔业报:"中国多宝鱼之父"雷霁霖院士呼吁
――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多宝鱼"
发布时间:2006-12-18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破坏性太大了。看得见的影响是全国在'叫停'、在抛弃多宝鱼,广大的养殖户因此面临着损失甚至破产的危机。看不见的呢?降临在多宝鱼这个年轻、甚至只能说是幼小的产业之上的,是一次灾难。更可怕的是这种灾难很可能会蔓延,影响到人工养殖的其他水产领域。"

  "曝光、追究、封杀……关于多宝鱼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为什么不能够多一些对这个产业的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多一些帮助这个产业共渡难关的探索和呼吁?"

  被称为"中国多宝鱼之父"的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沉重地道出心声。

  雷院士说,自媒体报道上海抽检该市市场上销售的多宝鱼(学名大菱鲆)药物残留超标这一事件后,执法部门发出消费预警。这些举动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是对的。但"抽检存在问题"和"多宝鱼产业存在问题"是两个概念,而且其检测标准是什么?到现在这个标准还模糊不清,其检测出的残留药物代谢物是哪个环节造成的?是养殖环节、运输环节,还是销售环节?这些都没向消费者发布!有关部门如果不加分析地恶炒多宝鱼药残事件,对多宝鱼产业发展而言,是不公正的,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为什么多宝鱼体内会残留违禁药物?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药残超标?对此,雷院士从可能产生药残的几个环节向记者作出了分析:

  饲养过程:虽然多宝鱼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只要按照正规的技术流程来操作就不会有问题,但也不能保证有个别养殖户使用传统的违禁药物。此外,在转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人工摩擦,因此中小养殖户普遍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给鱼和渔池消毒。如果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这些抗生素的代谢物是绝不会出现超标的。

   运输过程:多宝鱼销往外地对运输设备的要求是很高的。譬如多宝鱼从山东运到广州需要花费50多个小时,而多宝鱼在运输路上发病的几率很高,因此就有人会在运输途中给鱼用药。

  售卖过程:无论是批发市场还是餐馆超市,储养设施都无法和养殖场的渔池相比。但这些地方储养的鱼,一时半刻不可能全部卖完,有时一个餐馆进几十条鱼要卖一个星期。经营者的心态往往就是"只要鱼没死,卖出去了就大功告成",不排除有些不法商贩在储养过程中给鱼使用违禁渔药。

  雷院士向记者介绍说,当初他引进多宝鱼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它抗病能力强,"多宝鱼绝不是天生抗病能力差。刚引进时我养了它7年,从来就没有生过病。在投入生产的头几年,也没听说生病。"现在依然有很多规范化的养殖企业严格按标准操作,养殖的多宝鱼是合格水产品。然而,为什么还会有个别养殖户使用违禁药物来维持产量呢?

  雷霁霖回答说,主要有两个原因―――对环境不适应可能造成多宝鱼抗病能力降低。我国目前能养殖多宝鱼的地方比较多,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山东、天津,一直到江苏、福建、广东的沿海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千克的集约化生产,可能环境相对会发生变化。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饲料,不能用任何添加剂。有个别的小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可能盲目购买质量不一定过关的饲料。

  如何避免多宝鱼药残事件再次发生?如何才能为水产品的安全问题织一张牢固的网?对此,雷院士表示,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如果每一批水产品进市场前都被要求检测或提供县级以上检测部门提供的检疫证明,相信养殖户们不敢乱来。相关部门要尽快完成对事件的处理,把注意力转换到产业本身上来。
  "说白了,就是要迅速制定市场准入标准,该禁的禁,该放的放,不该让那些为数更多的、达标的优质多宝鱼'白白牺牲'。"另外,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具体有效并落实到位的监管措施,因为现在多宝鱼产业还不成熟,即使标准、规范都完备,一旦放松监管,在"趋利心态"之下,"药残"事件仍有重演的可能。再者,对养殖户们来说,要树立起明确的产业观念,看到整个产业的做大做强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最后,雷院士对记者说,这次出现的多宝鱼药残事件并不是坏事,借助这一事件可以进一步规范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他认为这是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必引起惊慌,社会各界应从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多宝鱼养殖产业。

No comments: